官宣的決定在一段時間內,確實對陸一衍的事業(yè)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擊。
可他并沒有半分后悔,反而是和時嶼一起為兩個人的未來打拼,更努力地在各自的領域上發(fā)光發(fā)亮。
兩人都很清醒,在面對爭議的時候,實力永遠比任何話語更具有說服力。
陸一衍最近拿到了一個很好的音樂項目,和公司的一個師弟合作完成。
師弟很早就很崇拜陸一衍,算是他的忠實迷弟一枚。
兩人也都是對作品質量要求高,很挑剔的個性。一旦開始工作了,就沒日沒夜地加班加點在錄音棚和工作室熬。
等到手頭的項目快要完工的時候,為了表達感謝,陸一衍專門請師弟來家里吃了一頓飯。
時嶼買好了食材,本來想動手,陸一衍卻攔著他,表示想檢驗一下自己新學的廚藝。
剛好門鈴響起,時嶼留陸一衍在廚房忙活,出去開了門。
門打開的那瞬間,他看到了門外面容俊秀的青年向自己微笑了一下,聲音很甜地打招呼說:“是時前輩嗎?你好。”
師弟本就長了一張精致的娃娃臉,臉蛋有點嬰兒肥,下巴尖尖,頭發(fā)微卷,一笑起來好看的眼睛彎成月牙狀。
親和且又充滿元氣,就連時嶼這樣不太擅長和人打交道的人,都很難對這樣的人態(tài)度疏遠。
于是他也客氣一笑,把人迎了進來。
飯桌上,陸一衍和師弟聊的大多也是和項目后續(xù)進展相關的內容。
時嶼這才發(fā)現(xiàn),雖然他和陸一衍喜歡的是同一個領域的東西,但對于運營市場這些復雜層面的東西,他就變得一竅不通,甚至連聽明白都很難,更別說提一點有效的看法意見。
而健談的師弟,則總能恰到好處地給陸一衍提出很好的想法,惹得他頻頻點頭贊同,兩人似乎有數(shù)不清的話要講。
這本來就是只需要兩個人參與的討論,再多一個人,仿佛顯得因多余而蹩腳。
時嶼完全找不到可以插話的空間,只能接著疲憊為由,單獨回到了房間。
飯后,陸一衍和師弟去了公司完成一點最后的收尾工作。
時嶼獨自在家,他最近在寫一首新的曲子,平日里有靈感進展還不錯。
可今天在書桌前整整坐了幾個小時,他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創(chuàng)作思路。
心情微微焦慮下,他打開了櫥柜,翻出了魏逸之前送給他的一瓶酒,開了瓶邊喝邊寫。
四溢的酒香在鼻息之間慢慢蔓延開后,才沖散了心頭攏成一團的奇怪情緒。
時嶼頭腦中又閃過白天陸一衍的師弟來家里做客的場景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