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9章神跡
趙娘子按文舒之前的吩咐,及時引導(dǎo)百姓將意見寫于墻上。
不過,這么多人,自然不可能每人都一寫兩個字,好在文舒早有準(zhǔn)備,所以此刻趙娘子不慌不忙的在東面墻上寫上:“釋放歸家”,西面墻上寫上:“重判”,然后讓發(fā)表意見之人自己拿筆在相應(yīng)的墻上劃橫。
這一橫也不是胡亂寫的,而是以畫“正”字的方式,呈現(xiàn)在墻上,也方便文舒后續(xù)統(tǒng)計。
接下來的整個過程,文舒都站在一邊看著,這看著看著,就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問題。就是支持他爹釋放歸家的人里,以女子居多。
不,應(yīng)該說,基本上所有女子都做出了這個選擇,而男子中,則只有一半人贊同“歸家?!?br/>
文舒知道男子們之所以會這樣選擇,可能大部分還歸功于“神明暗喻”,否則只怕贊成的人還沒有這么多。
那女子們呢?她們又是什么想法?
為何會一邊倒的和她站在同一陣線?
首先她們并不相熟,所以不存在人情,而彩石雖然吸引人,卻也沒有規(guī)定,只有寫“歸家”才能獲得彩石,所以彩石只能是一部分原因,卻絕對不是根本原因。
那根本原因是什么呢?
思考片刻后,文舒得出了答案,共情。
她爹案子的起因是姑姑的死,而姑姑是這世間千千萬萬女子中的一個,她的悲慘遭遇更是許多女子擔(dān)憂害怕的事。
她們同情姑姑的遭遇,代入自身,便會對給姑姑“報仇”的兄長,也就是她爹,油然產(chǎn)生了一種敬佩和欣賞,才會一邊倒的支持她爹。
在她們心理,這是在伸張公理,正義。
就算這種事情以后可能還是無法避免,但發(fā)生后,能讓施暴者得到應(yīng)有的懲罰和報應(yīng)也是好的。
想通這個關(guān)節(jié),文舒心中大喜。
既然女子們大多能感同身受,那么只要她們都愿意去御街明示,這件案子,她們就有一半的勝率。
若是再能拉攏一些男子,贏面就更大了。
不過要做到這兩點也不容易,首先女子們愿意主動參與到這次案子中來的人還是少數(shù),起碼相比男子要少上一半。
就說今日來茶肆看熱鬧的人里吧,男子大約占了七成,女性只占三成。
這還是貧民百姓家的女兒,像那些大戶人家的小娘子更是少有走上街頭參與此事的,想要把這些人調(diào)動起來可不易。
不過文舒也不氣餒,起碼已經(jīng)找到了努力的方向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