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磊的呼吸一滯。
他立刻明白了林墨的意圖。
但是,一個新的難題,也隨之浮現在他的腦海里。
“林董,”他有些艱難地開口,“天恒的生產線,我看過他們的公開資料,雖然規(guī)模很大,但技術架構還是老一套,或者說當前的主流方案?!?br/>
“他們的核心工藝,還是傳統(tǒng)的濕法混合、刮刀涂覆、機械疊片……那些設備根本生產不了遠星1號?!?br/>
“如果想改造,核心部件全都要定制,周期太長了,恐怕跟我們自己新建一條生產線花的時間差不多?!?br/>
孫磊說出了一個技術人員最理性的判斷。
上次改造遠星生產線,靠的是林墨帶回來的核心部件。
那這次呢,還有類似的部件嗎。
恐怕是沒有的。
因為要是有的話,林董肯定已經帶來直接改造了。
孫磊說完,以為林墨會讓他想辦法克服困難,或者給他更多的時間。
然而,林墨卻搖了搖頭。
“誰說,我們要全面改造?”
孫磊愣住了。
林墨走到控制臺前,調出了一份“遠星1號”電池的核心工藝流程圖。
那上面,密密麻麻地標注著上百個關鍵工序和對應的技術參數。
“我們的‘遠星1號’,是劃時代的產品,是電池行業(yè)的最高技藝結晶。”林墨的手指,從“超聲波真空霧化融合”這個模塊上劃過。
“但市場需要的,是足夠多的產品?!?br/>
他看向孫磊,提出了一個讓后者腦中轟然作響的構想。
“如果,我們不做真空霧化呢?”
“我們把這一步,簡化。利用天恒現有的攪拌設備,但在配方和工藝上,進行優(yōu)化,加入一些我們獨有的催化劑和添加劑,能不能做到比市面上所有電池漿料都好,但比我們自己的完美漿料,差一個等級的水平?”
孫磊的嘴巴,微微張開。
林墨的手指,又移動到了“磁懸浮霧化涂覆”模塊上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