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舒窈與阿弟就這樣在成國公府的霽云齋里住了下來。
倏忽兩年過去,這兩年里,許舒窈鮮少出外走動,幾乎除了姨母那里,她哪兒也不去。
至于松鶴堂,在她進(jìn)府后不久,蕭老太太便免了后輩們的請安活動,只每旬去一次即可。
許舒窈與柳清婉作為借住在府邸的表姑娘,就是這每旬一次的請安也免了。
許舒窈并不把每日的請安活動看作一項累人的事,但蕭老夫人都這樣交待了,她也沒有不遵從的道理。
因為阿弟上學(xué),她這兩年不可避免的與蕭家四公子、五公子接觸得多了些。
有時給阿弟帶了吃食,也會順帶著給兩位公子備一份。
每次兩人都很捧場的接了,至于吃沒吃,許舒窈卻是不知曉的。
她身無長物,也只能在這些小地方花心思。
但又不可做得太過,畢竟男女有別。
三伯母把兩個兒子護(hù)得跟眼珠子似的,像她這種寄人籬下的表姑娘,若是太過殷勤,未免給人攀附之嫌。
只是奇怪的,蕭家?guī)孜焕删紱]有在這期間定下婚事,倒是二表姐蕭謹(jǐn)宜,早在兩年前就定了李家大公子。
京城李家起源于趙郡李氏,是綿延幾百年的簪纓世家。
李家祖上曾出過十七位宰輔,上百位進(jìn)士,便是如今的李家大公子,不但是李家未來的家主,更是名副其實的狀元郎君。
這樣才學(xué)、相貌、家世樣樣都出挑的公子,便是皇家公主都是尚得的。
可李家大公子讀了這么多年圣賢書,是要上朝堂去大展拳腳的。
所以挑來挑去,便挑中了成國公府的二姑娘。
國公府二老爺固然不成器,但長房勢大。
兩家一個在勛貴中顯耀至極,一個于世家里大放異彩。
蕭李聯(lián)姻,是門當(dāng)戶對,亦是各取所需。
陳氏很滿意這樁婚事,府里老太太耳提面命不要攪進(jìn)皇子爭儲的旋渦中,眼下能定李家,已經(jīng)是上上之選了。
只是許舒窈依舊住在霽云齋,她自知曉自己這處是公子們?nèi)雰?nèi)院的必經(jīng)之路后,一直都很小心,也并未出現(xiàn)什么紕漏。
陳氏亦不急,她作為繼母,自認(rèn)有的是辦法讓蕭謹(jǐn)榮就范。
只是府內(nèi)大公子的親事遲遲不定,底下的哥兒們自不能越過他去,何況外甥女兒也還在孝期呢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(jìn)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