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天下承平,要澄清吏治,讓袁紹去做,難度要小一些,袁紹的履歷夠,家族背景也夠,個人能力也夠。
但你讓曹操去做,阻礙那就大了,雖然他能力非凡,但身份地位背景,都還差點火候,鎮(zhèn)不住那一幫宵小。
袁紹天生就是,為治世而生的,作為黨魁領(lǐng)袖,新一代的權(quán)臣,世家的話事人,袁閥掌門人,非袁紹莫屬。
在治世,若沒有袁紹的關(guān)照,曹操活不過三集,他是壓抑的苦悶的。
亂世之梟雄,對曹操來說,這是公允的,治世之能臣,這有待商榷,在和平年代,世家不會搭理曹操的。
若沒有袁紹這樣,宿有威望的大哥,鎮(zhèn)著場子的話,沒人鳥曹操的。
但亂世就不同了,曹操就可以整合,天下四海的資源,為其所用了。
。。。。。
“你我生逢亂世,皆是身不由己,為龍為蛇,雖有天命,亦當人為?!痹跽驹诶桕柖煽?,眺望著濤濤黃河。
191年,河北,黎陽。
晉太宗,宣武帝,實錄。
袁熙此次南下,是奉袁紹之命,前往陳留張邈那,欲重申盟約之好。
當然,還有韓馥避難一事。
重中之重的是,袁熙要會見曹操,這才是此行的重點,也關(guān)系著,兗州未來局勢,這是袁紹特別授意的。
袁熙:曹操,世之梟雄也。
。。。。。
董卓一系列操作下,西北方向暫時安定下來,馬騰和韓遂心中,多少還是有了些隔閡,當然這需要時間。
而袁紹這一邊,也安定了冀州,消除了內(nèi)部隱患,平息了韓馥影響。
東西兩大霸主,都穩(wěn)住了基本盤,但是,沒有了敵人的董卓,逐漸松懈了下來,再次恢復(fù)了驕奢淫逸。
而袁紹剛好相反,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、如履薄冰,因為北方大敵公孫瓚,還在渤海磨刀霍霍,戰(zhàn)斗并沒有結(jié)束。
至于南邊的劉表,將很快見到,袁紹派來的使者,大公子袁譚。
他已經(jīng)提前收到風(fēng)聲,洞悉兩大霸主虛實后,劉表果斷選擇了袁紹。
畢竟,董卓年紀大了,雄心壯志不再,而袁紹正當壯年,雄姿英發(fā)、虎視河北,再加上為了牽制袁術(shù)。
劉表經(jīng)過深思熟慮,還有謀士蒯良、蒯越的意見,他同意結(jié)盟袁紹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