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合格的君王,若沒有赫赫戰(zhàn)功,那是鎮(zhèn)不住天下的,所以最少得有,百分之三十的功勞,才能鎮(zhèn)住手底下,那一幫子驕兵悍將,李世民明白這個道理,宣武帝袁熙同樣也懂。
天下攻伐中,李世民的功勞,一個人就占了,百分之五六十,天下反王有一半是,李世民率軍去收拾的。
赫赫威名之下,李世民臺前一站,試問有誰敢反?有一個算一個。
袁熙雖不如李世民,但天下攻伐中,那也是穩(wěn)穩(wěn)占據(jù)了,百分之三十九的功勞,倒也勉強(qiáng)能穩(wěn)住局面。
再說了,袁熙和李世民,他們足夠年輕,家世背景非凡,他們也有足夠的氣量,容得下那幫驕兵悍將。
如果沒有足夠的戰(zhàn)功,又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,年齡也不再年輕,作為一個君王,那么只有一種選擇。
那就是削藩、清退功臣,但結(jié)果就不好說了,要么,他把功臣集團(tuán)消滅了,要么,功臣集團(tuán)把他架空了。
還有一種可能,那就是這個君王,選擇與功臣集團(tuán),共治天下,一榮俱榮,一損俱損,直至國家滅亡。
。。。。。
。。。。。
191年,帝國的西北方向,西涼。金城。
牛輔來到了,金城的馬韓大營。
雙方客套完后,賓主落座,開始了今天的會談,也決定著西北的安危。
“我是來勸降兩位將軍的?!迸]o打開天窗說亮話,他沒有一點遮掩的意思。
聞言,馬騰面色難看,冷然說道,“牛將軍你這話,是否太過自負(fù)了?!?br/>
一旁的韓遂,倒是出奇的平靜。
牛輔沒有退縮,他先聲奪人道,“你我對壘,無非兩種局面,一是擺齊兵馬,一戰(zhàn)定乾坤,二是你們歸順?!?br/>
“哼,我們有三萬余兵馬,又豈會怕你一偏師?!瘪R騰怒不可遏,直接拍到了案幾上,將酒杯給震倒散了一地。
對于馬騰的憤怒,牛輔并不以為意,“馬將軍或許不知,就在不就之前,董旻將軍兵出安定,已經(jīng)朝著武威方向,偷襲你的老巢去了。”
“什么?”馬騰這下真的坐不住了。
~~~
牛輔勸降馬騰,勝算還是挺大的,董卓雖敗退長安,但并未傷筋動骨,主力部隊?wèi)?zhàn)損不大,比起馬騰強(qiáng)多了。
其次,牛輔背后還有,董卓的長安天子,這是政治上的,正義性。
在軍事部署上,董旻兵出安定,準(zhǔn)備襲擊武威,也點了馬騰死穴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(jìn)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(xù)閱讀。